44位對決過索沙的中職打者誰打好誰悽慘?

中職的比賽雖不像MLB的場次那麼多(30隊,一年各162場例行賽),但120場也不算少了,尤其近來補賽周的場次頗多,球迷還是處於幾乎天天有比賽能看的狀態。腦內空間有限,而新的比賽一直來,新的回憶一直覆蓋過去的舊記憶。所以,有人還記得距今不遠、就在這個月(六月)的月初,索沙還在中華職棒出賽過嗎?記憶總不牢靠、「印象」也是。文字、數據,則能幫我們紀錄一點東西下來,即便這個世代的資訊流通便利,

戰神塞特試玩

然而有個地方可以查找仔細整理過的東西不啻好事一樁。不只一次聽到人說:「索沙是中職史上最強洋投。」確有其道理,儘管僅12場出賽,但留下來的數據也絕非小樣本,索沙靠著威壓球速和精準控球,完全宰制中職打者,證明自己和這個聯盟的平均水準,超出一段顯著的差距。以下是索沙對三隊的數據:(這邊的計算方式:K%和BB%的分母是PA)截至今天(6/29賽前),富邦累積30勝,其中就有9勝是索沙先發的場次。上半季能攻佔第二名的位置,索沙實在功不可沒。索沙一共面對325名打者,僅10次保送,平均面對超過30名打者才會投出一次保送。一個觸身球都沒有,

信用球版

本季僅羅力面對過的打者比他多(326)且還沒投過觸身球。其他本季還沒丟過觸身球的投手中,面對最多打者的則是鄭凱文(143)。對右打和對左打的壓制力都屬頂級(左打被打擊率.208、右打被打擊率.181)得點圈時的被打擊率僅.224,投了86.2局,只有兩次碰到滿壘狀況,而且都是用三振解圍。對過統一五場、兄弟四場、Lamigo三場,三隊加起來,

娛樂城遊戲

一共有44名打者留下對戰過索沙的紀錄。城牆整理了索沙的這12場的逐場逐打席的結果並做整理,如圖:不是很正式嚴謹(跟棒球比賽的正式紀錄相較),但多少比較一目了然、便於紀錄這些對戰過索沙的打者們表現。以下分享各隊的表格版:統一獅是索沙來臺debut面對的隊伍(悲情完投敗轟動一時),那一場索沙的球直到第五局才被打到外野,連續解決13名打者,才被郭阜林敲安。對戰最多次的是潘武雄和蘇智傑,蘇智傑一直到交手的第十個打席才敲安(二壘安打),TAKE雖然打得比較好一點,卻慘吞7K。只有蔡奕玄和黃恩賜兩人能在面對索沙的第一個打席就敲安。林祖傑更是面對索沙的前四個打席都被三振(第七個打席才敲安)。高國慶的唯一一安就是全壘打,出現在彼此交手的第五個打席。郭阜林一度對戰連四打席安打,而且是唯一從索沙手中敲過兩支長打的統一打者,但索沙也K掉郭阜林兩次(分別是頭尾兩次對戰)。索沙完全吃兄弟吃得死死的,雖然挨了兩轟、且丟了5個BB(和對戰統一、Lamigo加總一樣),但也投出一場完封勝。兄弟打者合計對索沙103個打數就吞33K,只有陳文杰沒被三振過(三個打席結果分別是一壘滾地球、二壘滾地球、左外野飛球)。這12位兄弟球員,只有「恰恰」彭政閔在初次面對索沙就敲安。王勝偉、王威晨和陳子豪完全槓龜,陳子豪更是以「連續吞6K」寫下與索沙的最後幾次交手。林智勝敲過兩支一壘安打、選到兩個保送、吞4K,算是平手。張志豪跟高國慶一樣,唯一一安就是全壘打。林書逸不但有開轟,還選到兩個保送,並且以代打身分敲安為最後一次與索沙的交手寫下完美句點。洋砲里迪的六個打席有一支內野安,吞3K。Lamigo是三隊中最晚碰到索沙的(出現在索沙的第七場中職登板),也是最難纏的。第一場8局失4分第二場5.2局失6分(4責失)─唯一一場沒投滿六局的比賽第三場8局2安無失分如果能待整季,相信索沙也會逐漸找到對付Lamigo強打群的方法(而這個過程中Lamigo球員也會更進步)陳晨威、郭嚴文、朱育賢都是首度面對索沙就敲安,朱育賢更是44名中職打者中第一次面對索沙就開轟的。「朱哥」對索沙10打數6安,吞兩K、另外內野飛球和外野飛球各一。「小胖」林泓育對戰前五個打席吃鱉(含一次不死三振),第六打席才敲安、第七打席開轟。廖健富囊括全隊對索沙的兩次保送,被三振一次、兩個滾地出局、一次中外野飛球。柏納帝那過去在KBO擅打索沙,在中職的交手的首打席就敲出一壘方向穿越一壘安打,第二打席也是中外野平飛安打,不過接下來四次都是內野滾地出局,

DB多寶試玩

讓索沙扳回一城。此外,Lamigo也對索沙用過三次犧牲觸擊戰術(林立一次、郭嚴文兩次),索沙令人望而生畏的程度,可見一斑。Lamigo也是索沙跟中職說掰掰前的最後一戰,余德龍是他面對的最後一名中職打者,那個打席的結果是投手前滾地球。下一個像索沙如此有宰制性的洋投降臨中職,不知道要等到何時了。畢竟索沙的case,可遇不可求。過客匆匆,

娛樂城推薦ptt

希望對這44名球員而言,與索沙的對戰,都是棒球生涯裡難忘且有用的經驗。照片:城牆製表:城牆文字:城牆更多趣味棒球議題,

DG百家樂試玩

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-什麼都聊廢文區!延伸閱讀:大幅落後推派野手登板 何樂而不為?「忠臣不事二主」─啦啦隊的轉隊是否涉及忠誠?肅然起敬的對手─鯨迷眼中的「恰恰」彭政閔北京奧運回顧─當年牛棚MVP是誰?,